现代简约系列
欧洲经典系列
田园风格系列
新中式系列
轻奢系列

一文看懂欧洲蓬蓬裙的300年

  • 发布时间:2024-05-22 12:39:57
  • 浏览次数:

  提起西欧传统服饰,大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华丽的假发和各式各样夸张的蓬蓬裙。蓬蓬裙是西欧近代诞生的女服,且随着时代变迁,受市场经济、国际格局、社会思潮等影响而变化。让我们按照时间线年间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变。

  巴洛克风格服饰流行于17世纪初至18世纪早期,经历了荷兰风和法国风两个时期。荷兰风女裙相对宽松圆钝,风格简约;法国风则收腰细长,繁复华丽,也是洛可可女裙的雏形。二者总体轮廓都呈X形,强调曲线,立体感十足,喜用缎带、蕾丝等装饰,且有很强宗教意味。

  引领全球时尚潮流的通常是世界强国,在巴洛克时代来临前,西班牙是当时的欧陆强国。17世纪,文艺复兴已持续数百年,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使整个欧洲动荡不堪,充斥着天主教与新教、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欧洲各国势力间争夺地盘的矛盾。倚仗开辟新航路的先发优势,西班牙成为西方世界的霸主,其时尚也辐射到整个欧洲。彼时欧洲不少国家都穿着西班牙风格服饰,其颜色暗沉、直线较多且线条僵硬,凸显西班牙上流社会倨傲压抑的氛围。

  随着宗教改革、资产阶级壮大,西班牙开始走下坡路。一直遭受西班牙专制统治的尼德兰地区在17世纪初终因不堪重负而起义,最终获得独立,并成立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今荷兰及比利时北部地区)。独立后的尼德兰积极发展资本主义,贸易、殖民“风生水起”,彼时的西班牙已走到衰落的边缘,内忧外患频生,殖民体系也开始崩溃。对荷兰来说,去西班牙化的时候到了——巴洛克风格的第一个时期荷兰风时期诞生。

  荷兰风时期的服装一改西班牙的僵硬、沉闷,进行了曲线化处理,去掉裙撑,采用高腰线设计,裙形柔和蓬松,勾勒出自然身形,配上藕节袖设计,整体显得圆润饱满。

  法国风巴洛克女裙花纹图案多为大朵花卉与果实,瑰丽大气,饱和度与对比度较高。图为玛丽·莱什琴斯卡王后。

  1650年左右,荷兰的霸主位置被法国取代。1661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登基。有之前路易十三时期各种改革和制造业发展的铺垫,路易十四完成了前辈们的心愿——通过文化管制、收拢兵权、鼓励商贸等一系列政策达成中央集权。他兴建的凡尔赛宫是他监视与掣肘大臣的重要场地。此外,路易十四还通过发展艺术和丰富的娱乐活动,进一步神化自我,大行个人崇拜之事。在他的审美影响下,广义的巴洛克时期服装风格奠定下来,其设计繁复华丽,强调空间感、立体感;衣服的花纹图案多为大朵花卉与果实,颜色艳丽,饱和度与对比度较高;裙撑和紧身胸衣又回归贵族女性衣裙,廓形与洛可可裙相似,但颜色和花纹仍相对男性化,风格瑰丽大气。

  时间缓缓流入18世纪,资产阶级在西欧愈发壮大,封建统治者势力逐渐式微。虽然此时法国国力已显露颓势,国内危机四伏,但对外仍是强国,有很强的文化输出能力。

  路易十四驾崩后,法国的中央集权陷入衰落。这一时期的法国,上流贵族流行沙龙文化,实则是逐渐失语的贵族阶级与新兴壮大的资产阶级权钱交易、卖官鬻(yù,卖)爵、打通人脉的交易场所。这样的社交场合是宫廷贵妇的主场,清甜柔美、充满属性的洛可可风格进而兴起。

  洛可可裙整体是X形,风格上较巴洛克式更少女、更浪漫,后期更用平面造型消解了巴洛克时期的立体感。和巴洛克宏伟、大团花朵果实为主的图案不同,洛可可裙多用嫩粉、淡绿等清新配色,辅以小碎花或东方风格的梅兰竹菊、折枝花草图案,面料多为中国丝绸。不过,它的繁复与堆砌比起巴洛克有过之而无不及。

  洛可可裙多用粉、淡绿等清新配色,辅以小碎花图案,风格更少女、更浪漫。图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

  洛可可裙使用帕尼埃裙撑,裙撑横向撑开,呈钟形,是区分其与克利诺林裙的重要标志。图为是18世纪60年代日装女服的典型,丝绸质地,手绘花卉图案,该裙是彼时中国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

  1730年(路易十五在位期间),洛可可风格达到巅峰,先前的法勒盖尔裙撑已被帕尼埃裙撑取代,该裙撑横向撑开,呈钟形,是区分洛可可裙和新洛可可克利诺林裙的重要标记。

  洛可可裙大体由裙撑、衬裙和罗布组成。罗布前开露出衬裙,胸衣自上而下排列一排缎带蝴蝶结。图为蓬帕杜夫人。

  人越到穷途末路时,越穷奢极欲,法国也没逃过这个定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和路易十六的玛丽王后凭借时尚热情和败家“天赋”,将洛可可推向了最后的辉煌。这一时期的洛可可也是后人普遍印象中的样子:由裙撑、衬裙和罗布(Robe,一种罩裙)组成;罗布前开露出衬裙,胸衣自上而下排列一排缎带蝴蝶结,衬裙和罗布上都装饰褶皱飞边;贵族们的丝质胸挡上有精美刺绣和宝石,裙子上镶着意大利人造花;袖长及肘,有3层蕾丝飞边。洛可可裙轻柔飘逸,强调堆砌繁复而缺乏深度,女孩子们穿上这样的裙子,再梳上点缀着蕾丝、鲜花的高耸发髻,宛如一座行走的花园。

  洛可可裙轻柔飘逸,强调堆砌繁复,再梳上点缀蕾丝、鲜花的高耸发髻,女子宛如一座行走的花园。

  洛可可处处透着封建统治者的享乐主义、虚无和颓靡,而作为西欧文化和时尚中心的法国,自然也将这股风吹向了西欧他国。不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738年,那不勒斯附近的庞贝、赫库兰尼姆等古城被考古挖掘,又一次引起人们对古典时代的考据与思索。同时,在启蒙运动的思潮下,人们开始向往回归自然,反对过度装饰的人工美,对穷奢极欲的洛可可风产生厌倦。18世纪下半叶,欧洲封建制度逐渐崩溃。此时的欧洲大陆,随着制造业、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愈发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因此裙撑逐渐消失,裙摆也越缩越短。

  1775年洛可可时期后期,人们开始对穷奢极欲的人工美产生厌倦,裙撑逐渐消失、裙摆越缩越短。

  这时候,从英国吹来一股新古典主义风——在服饰上致敬古希腊风格。女装一改洛可可时期的夸张与繁复,去掉裙撑和紧身胸衣,领口呈方形,高腰身,袖型有短的帕夫袖,也有像藕节似的玛姆留克袖(Mameluke Sleeves,也称玛丽袖),整体看上去轻薄柔和自然优雅,呈田园风格。当然,时尚是个圈,这类解放身体、回归自然的服饰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又走向了消亡。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穿修米兹裙,裙子简朴自然,颜色素雅,腰线提高至胸部。

  新古典主义帝政风时期的帝政裙(Empire Silhouette),较早期的修米兹更华丽。帝政裙的流行得益于图中的约瑟芬·德·博阿尔内皇后。

  自从近代以来,法国一直是欧洲的思想、文化和时尚的中心。19世纪30年代,拿破仑帝国刚刚覆灭,法国又经历七月革命,开启了欧洲革命浪潮的序曲。无论普通民众还是资产阶级抑或旧贵族,都厌倦了无休止的内乱,他们反对古典主义和合理主义,逃避现实,渴望诗和远方,浪漫主义时期到来。

  女装从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高腰线恢复到自然位置,紧身胸衣再次回归;裙子膨大化,呈吊钟形;最大特点是夸张的领形与袖型。领形分高低领,高领有褶皱和层叠的蕾丝边,低领是大胆的一字领。与领形对应的袖子最具特色:高领采用羊腿袖,低领采用帕夫袖。浪漫主义时期裙装总体华丽而浪漫,与紧接着的新洛可可时期裙子大致轮廓非常像。

  浪漫主义时期女装腰线恢复到自然位置,紧身胸衣再次回归;裙子膨大化,呈吊钟形,总体华丽而浪漫;高领有褶皱和层叠的蕾丝边,采用羊腿袖,低领是大胆的一字领,采用帕夫袖。

  19世纪50年代,西欧平稳的局势推动了科研进步,从而增强了生产力,也提高了殖民劫掠的能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让西欧进入了一个富足、稳定的时期。

  不少人从浪漫主义的避世中走出来,积极投身事业,并成功实现阶级跃迁。在这样经济发达但思想保守的时代,女性成为社交场合撑门面的花瓶。女装裙摆越做越大,以此显示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好;腰身曲线愈发被强调,以此提高所谓的女性魅力;似乎设计愈发华丽,才能对得起那个时代。

  当时的法国皇后欧仁妮(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是社交场上开得最艳的花,她和蓬帕杜夫人与玛丽王后(路易十六的妻子)一样喜欢举办派对、研究穿搭和珠宝首饰,风格也极力致敬100年前的洛可可风。在她和时装设计师沃斯的改良下,克利诺林裙风靡欧洲。裙子形状像XO酒瓶,上半身轮廓变得窄小,领口用蕾丝飞边装饰;袖子变成层层叠叠的喇叭形蕾丝宝塔袖或者紧袖;下身是超大号的裙摆,裙面上配多种清新的装饰物。随着时间推移,克利诺林裙的裙摆越做越大,在1860年左右达到顶峰。

  虽然是致敬洛可可风格,但也并非全盘照抄。洛可可风格带着浓厚的宫廷贵族审美,强调性征,充满挑逗与享乐主义的气息,而新洛可可风格则是精英气质,更多彰显自我表达,没有那么甜腻。

  克利诺林裙领口用蕾丝飞边装饰。图为瑞典威廉敏娜·冯·霍尔维尔伯爵夫人所穿的克利诺林裙。

  克里诺林裙虽然华丽好看,但硕大的裙撑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愈发有话语权和女性主义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反对这种华而不实的大裙子。

  1870年,普法战争敲响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丧钟,帝制彻底崩溃。电气时代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衣服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被再次强调,长得像孔雀尾巴的巴斯尔裙风靡起来,称霸服装界。

  当时的裙撑厂商紧跟时代潮流,宣传卖点是健康的、科学的巴斯尔。除了翘起的臀部设计,巴斯尔裙还有另一个显著特征——拖裾,与臀部相呼应,强调前挺后翘的女性身材。可见,在女性地位不高的时代,社会一旦进入稳定发展期,女服的装饰性便会被放大。

  巴斯尔裙中途也经历了没有裙撑的时期,被称作普林塞斯多莱斯裙,其上下都十分紧身,裙子下摆很窄。

  18世纪80年代,英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强大的工商业和经济科技实力使它取代了法国,在时尚界掌握话语权,反过来影响法国的服饰。而彼时上流社会女性盛行各种体育活动,巴斯尔裙已无法满足她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虽然老牌帝国英法开始衰退,面临崛起的德国、美国甚至日本的威胁,但靠着软硬兼施的殖民统治与巧取豪夺,西方世界又迎来快速的发展和繁荣,从近代踏入现代。在此期间,新艺术运动开始了,其否定传统造型,倾向打破传统、向往自然和解放。

  随着现代化脚步加速,服装的改革也在加速。在巴斯尔裙流行20年后,一种新的女服出现了——S形。裙撑消失,对紧身胸衣进行改良,整个女装外形呈纤细流畅的S形。这种创新的服饰也是西欧女服从古典过渡到现代的里程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格局发生改变,从旧时的维也纳格局转向凡尔赛格局。女装也彻底摒弃了束腰和裙撑,进入真正的解放时代。

  每一种服饰的流行都和世界格局、思潮、经济等关联很大。短短300年,西欧女服的迭代进程越来越快,从100年到50年、20年一换,进入20世纪后,更是10年一变。这背后是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思想的解放。服装被赋予了超脱保暖遮阳等基本需求以外的意义。当代社会的服饰平等、平权、能充分表达个性,彰显自由,比起过去的人们,当下的我们何尝不是幸运的呢?

  保罗·波列摒弃紧身胸衣,是解放女性身体的第一人。图为他1924年设计的女裙,融入了中东元素。

  一战后,保罗·波列开启女装彻底摒弃束腰和裙撑的时代,多位设计师跟进使女性身体进入了真正的解放时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pg模拟器

服务热线:400-123-4567
手机号码:138-0000-0000
电子邮箱:jsdldt.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pg模拟器试玩入口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