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义岚)10月17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质量品牌战略,并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威海市市级专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商标8.21万件,其中驰名商标40件,地理标志商标总量达到65件,总数位居全省第三。今年1至8月份,全市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37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6.43件;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420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12.12件,提前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翻番目标。
我市不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和高水平保护。其中,威海市及环翠区分别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市、县,知识产权工作连续两年获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和全省评议优秀等次。我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引导pg模拟器全市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活动,共立项威海市地方标准135项,发布实施115项。全国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医疗器械)在我市正式成立,国家西洋参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通过国标委验收。
“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创新主体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创造更多核心知识产权,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认可度。”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明说。
《实施细则》出台后,市财政局将根据知识产权工作实际,稳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促进作用,更好地激励和保护创新。市财政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建威介绍,市财政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多次优化调整我市知识产权奖励扶持政策,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等多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我市还印发《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的意见》《威海市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奖励资助办法》《威海市市长质量奖认定办法》,强化对质量和品牌工作的激励,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体制机制,创新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码通”移动服务系统,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质量基础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2家,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含提名奖)企业9家,“好品山东”区域品牌25家,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示范基地17个,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70家次,品牌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我市新增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每年资助一个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市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王萍华介绍,新增设国内外专利维权胜诉资助,对国内和涉外知识产权维权胜诉,按专利类型分别给予不超过1万元至3万元的扶持和2万元至5万元的扶持。
为加快全市标准化创新发展步伐,市市场监管局强化政策激励作用,修订《威海市标准化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扩大标准化资助资金奖励范围,近三年共拨付标准化资助资金1181万元。
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袁传杰举例说,我市鼓励企业加强关键领域标准研究,加快先进科技创新成果标准转化进程。全市企业共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2项、国家标准853项、行业标准738项,数量居全省前列。(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