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回归五年看澳门

  • 发布时间:2024-10-01 12:37:53
  • 浏览次数:

  麻将胡了最新官方版下载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国际频道在澳门为您直播的特别节目,回归五年看澳门。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澳门的文化。演播现场为您请到的嘉宾是澳门的学者、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画家徐新先生。徐先生您好。

  欢迎到我们的演播现场,首先徐先生想请您从个人的角度,整体定位一下澳门的文化?

  澳门的文化特点就是中西合璧,雅俗共赏,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无论在中国或者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文化现象渗透到澳门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民俗到家庭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渗透了这种中西合璧的现象。

  谈到民俗,可能婚礼是很好的例子,不瞒您说,这两天我们天天来采访,天天到演播室的路上,我们每天都能碰到有结婚的花车,我们的记者也真实的记录的一段婚礼,我们一起先来看一下。

  在征得一对新人的同意后,我们在澳门参加了一场地地道道的西式教堂婚礼。新郎新娘相恋七年,终于喜结连理,因为都信仰基督教,所以选择在教堂成婚。嘉宾、牧师先后致词,一支二三十人的唱诗班则负责各个环节之间的串联。像这样纯粹的西式婚礼,如今在澳门已不多见,台下的宾客不忘用手机镜头记录下美好的画面,而这边嘉宾在台上致词,台下新人专心聆听,只有四位小花童,已经全然忘了自己的职责,开始自娱自乐。又一悠扬的歌声后,婚礼进行到重要时刻。

  我记得小时候,我拉着妈妈的手,跟我妈妈说,妈妈你不要担心,今天我要告诉你,不要再担心我了,我身边已经有一个人,多谢你,妈妈。

  这一感人时刻过后,新郎新娘开启事先准备好的香槟酒,这时他们还按照中国传统的做法干一杯交杯酒,婚礼最后来一张全家福。

  徐先生这基本上是一个西式的婚礼,其实在澳门结婚其实有很多种,有的人选择纯中式的婚礼,主要是受广东传统习俗的影响。还有的这样进教堂是西式的,对于土生葡人来说可能有他们自己的方式吧?

  对,澳门是多姿多彩,有西式的、有中式的、有中西合璧的,对于中葡通婚已经从16世纪开始一直是有的,特别是这种婚礼把西方婚礼的形式,穿婚纱带到中国来,同时也把中国婚礼的服饰、礼节带到了中葡的家庭中间去,其实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这几百年来就是这么走过来的。通过婚礼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明在这里和平共存,而且相互影响,那么我这里准备了一些。

  心心相印的感觉,他们除了服装上,他们仪式上是不是也有一些中西合璧的特点?

  中西通婚,实际上对中国的传统是非常尊重的,你可以看到,葡萄牙的新郎向中国老丈人敬茶,是跪着敬茶,给丈母娘敬茶,这完全是明清以来的传统,到现在还保存着,非常生动。

  看看我们的摄影师是不是可以推上来,看到看一下大概的情况,这个大家庭,除了新婚的这二位是中葡通婚,其实还有一个洋女婿在这儿。我看到也是问起新婚的一些人,他们也说,这边无论是土生葡人、还是中葡通婚人、还是当地人,他们都喜欢中西合璧的方式,比如上午他们可能会去西式的教堂举行婚礼,下午改中式的,而且要专门到家里边拜祖先拜天地,晚上还要举行一个中式的宴席,基本是中西合璧的方式。

  而且不光是一个形式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中西的通婚,两种文化的交流,比如我刚才说的这位葡萄牙新郎,他在葡萄牙是很有名的画家,是一个美术学院的有名教授,当过校长,他是完全受西方的、传统的欧洲绘画,欧洲艺术。当他到了澳门以后,跟澳门女孩子结婚了,最后他的绘画、他的作品就完全改变了风格,东方的色彩。

  一位西方的画家在澳门结婚以后,在这边生活,他的作品俨然是很具东方的色彩,具有中国的色彩,有中文,而且笔法基本上也是从立体走向平面的感觉,有东方绘画的特点。

  在我们的艺术作品里面也有体现,我们澳门的原创舞剧《澳门新娘》,就表现了从16世纪以来的中葡之间、人民之间的友谊,男女之间的爱情是非常可贵的,体现了最早在大三巴……

  16到17世纪,婚礼在大三巴前举行,穿着当时的婚纱,但是你看这样小女孩是中国式的。

  观众朋友,欢迎您继续收看国际频道在澳门正在为您直播的特别节目,回归五年看澳门。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澳门的文化,请到我们演播现场的嘉宾是澳门的学者、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画家徐新先生。其实刚才我们大概聊了一下以婚俗为代表的民俗,接下来我们想知道,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澳门这个地方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尤其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上起到的作用?

  这可以追溯到16世纪,那时候葡萄牙人来贸易,在贸易的同时,欧洲当时正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把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成果带到了澳门,把文艺复兴运动的风吹到了澳门,大家都知道了,文艺复兴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是人文主义的运动,观念上在改变,另外在天文学、数学、绘画、音乐、建筑各个方面,这些文艺复兴运动的成果经过澳门进入了中国。

  确实澳门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西式建筑群很集中的地方,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片子一起来了解一下澳门的建筑特色。

  在澳门,像中国许多沿海城市一样,为护航女神妈祖立庙,其中妈祖阁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五百多年前还是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建成。这座依山而建的庙宇,飞檐凌空、题词牌匾,完全是中国岭南风格的传统建筑。庙前一对震门石狮神情威严,传说是三百年前工匠的杰作。庙内有巨石,上面雕刻着古代的海船,是人们喜爱的一帆风顺的图景,据说也有四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生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烧香祭拜,乞求平安吉祥。缭绕的香火形成澳门一景,被称为妈阁紫烟。据说当年葡萄牙人就在妈祖阁对面登岸,到达澳门,还把妈阁误认为是澳门的地名,可以说妈祖阁见证了澳门开步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澳门几乎每一座建筑都有一段生动的故事,比妈祖阁稍晚些时候建成的莲峰庙,与中国民族英雄林则徐有着很深的渊源。在莲峰庙的这座石亭里,当时中国清朝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接见了澳葡官员,他先是宣布了禁烟令,后来又深入澳门收缴,驱逐贩子留下了一段佳话。如今莲峰庙前空地还有林则徐的纪念像。

  澳门曾经是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所以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东方的庙宇,也能见到不少欧洲风格的教堂,他们彼此和平共处,又相映成趣。

  东望洋山上的圣母雪地殿教堂,有300多年的历史,保留了17世纪葡萄牙修道院的特色,前几年修缮的时候,人们在教堂墙上偶然发现了已经隐藏很久的精美壁画,这些壁画画着圣经故事和人物,却运用了中国绘画的技法,这在华南地区还是惟一一座发现有壁画的教堂。紧挨着教堂的是中国沿海地区第一座欧式灯塔。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分散在澳门的街道里,融入澳门人的生活中,他们数量到底有多少,实在是难以统计,但是他们特有的建筑风格,见证了四百多年来,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

  澳门的历史建筑群很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举例子来说,西式的建筑,可以说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大部分的建筑样式在这里都能够找得到,比如很华丽的、和繁复的巴洛克的建筑,还是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都能够看得到,您是不是简单给我们做一些例子,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大家最熟悉的,所有人到澳门来都要在大三巴牌坊前照一张相,大三巴牌坊实际上是一个教堂的一面墙,这面墙体现了巴洛克艺术的一个典型,它非常生动,通过浮雕、雕塑和建筑结构,非常生动的形象的展现、诉说了一个圣经的故事,像圣若瑟修院完全是巴洛克的典型,你可以在罗马到处找到拱顶、采光的方式,完全是欧洲的,就在这里培养了很多传教士,成为亚洲最大的一个学校。

  就像您讲的大三巴,当时我去看大三巴的时候,正好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其实那个时间是最好的时间来看大三巴,为什么了,那样一个夕阳的角度正好能够照到大三巴上面的浮雕,浮雕上的轮廓勾勒的很清楚,难怪大三巴在这里称为是一个立体的圣经。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巴洛克在中国又有了新的含义,巴洛克就是奇异的珍珠,在这么一个澳门大三巴,你仔细看,东方的文化在左右对称,有两个狮子的形象,这就是中国的工匠雕刻在上头,跟整个建筑融为一体。

  对,更有意思的是你看了大三巴牌坊以后,你往西走一拐弯,就可以看到中国很小的哪吒庙,那确实是中国地地道道的中国小庙,体现了一种中国文化,它虽然是那么小,它和欧洲的一个建筑,那么庞大的大教堂在一起不卑不亢。

  一样不影响它的香火,再往前走,我还发现了一个建筑女娲庙,女娲庙整个建筑完全是欧式的,但是就在下面是一个纯中式的女娲庙的庙堂,而且香火非常旺盛,也是一个例子。

  这种自然的融合,有时候你猛一看你感觉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说哪些是中方的,哪些是西方的,但是你仔细看,中世纪的建筑里头有一扇非常漂亮的百叶窗,这个百叶窗是自然吸收了,由于澳门这个地方有台风,那么当时的中国人觉得西方的百叶窗很好,就吸收过来,装在中国式的建筑上,这么几百年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最早建筑可能追溯到四百多年,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看得这么清晰、这么真切,其实这边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功不可没。

  回归以后我们也慢慢地把过去,只注重实施修复,慢慢增加了多一些中式建筑的修复工程,把一部分的中式建筑进行分阶段的修复,比如中式庙宇、中式大屋等等。在分阶段的工程里面,我们一步步的过程里面,慢慢累计经验,我们也加强了跟内地大学或者在我们保护方面的专家的交流。

  陈泽成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正在修缮中的郑家大屋,中国近代思想家关心郑观应在这地写出了醒世巨著《盛世危言》,这是郑家大屋百多年来,头一次进行完整的修缮。工程从去年年初开始,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每一处都要考证,所以估计还要用两年时间完成。今年也是澳门历史上,第一次把一整年确定为文物保护年,政府接连开展面向市民的文化保护知识普及活动。当地建筑师蔡田田小姐,出身建筑师世家,她认为最可贵的是带起澳门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

  政府想开展很多民间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工作和教育,这方面在以前的澳葡政府是没有做过的。我们现在有文物文化特色,专门做一些培训,把这个建筑文物的特征、一些文化的特色在学校,小学中学推广,这是带起一个全民保护建筑文物的意识。

  澳门是一个很现代的城市,但是这种现代化的建设并没有影响古建的存在,而且很多古建也有它现在日常的功能,也可以说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我觉得特别是回归以来,刚才我们看到了,大家提高了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意识到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刚才看到了,郑家大屋就是清末19世纪末非常有名的一个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他在那里写下了不朽的著作《盛世危言》,这本书影响了光绪大帝、影响了孙中山、影响了康梁、影响了。这样的一个地方,这个建筑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而这个建筑文物是大家,特区政府和所有的居民都认识到这个的重要性,特区政府采用了用换地的方式,因为原来是私人住宅,现在非常妥善的处理好产权的问题。现在文化局、文物财产厅把这个维修保护下来,成为我们一个历史的集体的记忆,成为一个最最重要的文化遗产。

  好,我们还是谈到了这里的文物保护的工作。观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我们在澳门为您直播的特别节目,回归五年看澳门,欢迎你继续收看。

  徐先生,刚才我们看到的小片子,其实给我们展示的是在澳门的一些博物馆,这儿的博物馆虽然小,但是挺专的。

  对,澳门的博物馆非常多,正式的已经有15个,还不包括有些私人的,其实严格说澳门这个城市就是一座很大的博物馆。我曾经有一个比喻,就像侏罗纪公园,好多地方都看不到了但是它还存在,在澳门。

  澳门博物馆之多是它的特色之一,另外还有一个特色是澳门的社团也很多,我们先通过一个小片子了解一下。

  在澳门提到每年最多人参加的活动,第一想到的就是“公益金百万行”,这个从1984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21年的慈善活动,对澳门人来说更像一个节日,不分种族、阶层,也不分男女老幼,大家怀着为善最乐、行善积福的心愿,积极参与,共行善举。

  今年在澳门参加“公益金百万行”的人数有三万六千多人,而公益基金会今年收到的善款也已经有七百多万,这两项数字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公益基金会会长刘衍泉先生表示,这些善款都用来救助贫困家境,还有发放助学金等等慈善项目。在“公益金百万行”活动这天,还可以看到澳门当地一些有特色的团体,童军在其中非常显眼。最初诞生在英国的童军组织,在澳门有几千名会员,年满七岁的少年都可以报名参加,投身公益事业是童军活动的主要项目之一。这些是澳门人热心公益、守望相助的传统,深深影响青少年。

  澳门一个小城,小城人情味是很浓的,几十年都是这样,我看我们有这么好的一个传统,应该继续延续下去的。这次活动童军我们派出了一千五百人参加这个活动,我们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在参与的过程里面,知道他们对社会,还是社会人士对澳门做出的贡献,感染他。

  在澳门还有一个特别的社会现象,就是平均每200个澳门人就拥有一家社团,社团之多,在其他城市非常少见。现在澳门已经总共有2000多家社团,他们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福利工作和公益事业。

  我们走访了澳门最大的社团之一,街坊会联合总会,简称街总,希望了解澳门社会热心公益的源动力。我们看到办公室一整面墙都是各种各样的奖状或者奖杯,有政府颁发,也有市民赠送,全是表彰街总的服务精神。而街总立社的宗旨也醒目写在墙上。理事长姚鸿明表示,过去只有前面16个字,澳门回归后,又增添了“共建特区”这项内容。

  现在是澳人治澳,我们澳门市民当家作主,所以角色就有所改变,我们在这方面是积极推动广大街坊参与特区的事务,支持和配合特区政府开展有关的工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社区工作也有新的发展,从传统的一个邻里互助逐步发展到社区服务,开展更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为群众做好更多的事情。

  现在街总下属25个地区街坊会,16个服务中心,提供服务的区域几乎涵盖了澳门的每个角度,而随着澳门填海区域增长,街坊会的数量还会增多,守望相助的精神仍在延续。

  前两天“公益金百万行”的活动就是我们开篇看到的活动,是不是可以说整个澳门全社会的各个社团都参与了?

  可以说是全民的运动,各个社团都到那里去,显示他们对这个社会的热爱,显示社会和谐,显示守望相助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这种慈善活动其实很多都在做,我们刚才看到片子里头,比如街坊总会,这个是非常值得社会学家研究的,澳门跟香港不一样,澳门没有政党,但是澳门的社团文化是澳门社会的一个特色,它担负着一个政府和民间的一个桥梁的作用,民意可以能够通过社团反映,又可以监督政府,是一个非常和谐的社会中间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我觉得很值得社会学家、很多学者去研究。澳门社会现在能够那么和谐,各个阶层的关系都那么融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社团起了很大的作用。

  各个领域、各个专业都有,刚才我们看到的街坊总会是一种,这一种是比较大型的,可以说是升到了每个家庭,每个居民都感觉到他在你身边随时都给你支持、给你帮助。还有一种专业的团体,建筑师有他的团体,美术有美术的问题,文化也有团体,甚至唱戏曲曲艺,他们志同道合就可以去申请登记,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赞助,办一些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

  对,就是青少年,因为通过童军把青少年凝聚在一起,他们做很多事情,很多大型的活动,他们出来做纠察,维持一个简单的次序。

服务热线:400-123-4567
手机号码:138-0000-0000
电子邮箱:jsdldt.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pg模拟器试玩入口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