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脑海里跳出来的不是GDP、PMI和CPI这些指标和数字,而是几个微小的片段。
一个是年中采访一名博士研究生时,对方坦言,三年前读博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但发现为此付出的努力赶不上学位贬值的速度。这名博士生说,她曾在一个小县城实习过一段时间,当地艰苦的环境让她下定决心要通过考研到大城市工作,没想到现在“那个地方已经只招硕士了”。
一个是“双十一”过后,埋头工作的朋友惊觉自己错过了一年一度的网购大促销。但她很快就看开了,因为今年公司降薪,消费降级,连家里的猫粮都从进口货换成国产平替款,错过双十一就当控制购物欲,“不买立省百分百”。
最近的一个场景,是常去的健身房因为负担不起场地租金,正酝酿搬迁计划。不料前两天得知,由于商场业主找不到租户,破天荒同意以原价十分之一的超低价格,让健身房继续租用现有场地。健身教练的总结一针见血:“以为我们租不起,没想到他们也租不掉,看现在经济有多差!”
这几个片段,反映出我接触到的群体对今年中国经济的感受:就业难、消费弱、生意差、楼市惨。相比之下,同期出炉的数据乐观得多:前三季GDP累计同比增长5.2%,全年经济增长达标几无悬念;下半年以来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增幅持续上升,城镇失业率连续三个月维持在5%,为2021年12月以来最低……
今年以来,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持续增大的落差,令官方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曾解释,这是由宏观数据的综合性和微观主体的局部性导致。粤开证券研究部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罗志恒则认为,这是因为当前经济仍属于结构性恢复而非全面恢复,经济恢复没有惠及全部微观主体,部分行业和领域仍然低迷。
微观视角固然有其片面和局限性,但它们来自普通人的日常经历和真实感受,因而更容易引发舆论共鸣。聚沙成塔,个人感受也会影响整体信心,最直接的投射就是股市情绪。
上证指数本周二(12月26日)跌破2900点大关,为期一周的“2900点保卫战”宣告失败。尽管这次下跌被指是由一篇“唱衰”股市的“小作文”引发,但下半年来面对超预期的宏观数据和密集的经济刺激政策,股指依然一路走低,是不争的事实。
《证券时报》上周发表题为《为上证指数正名》的文章,指美股道琼斯指数在127年间取得了5.5%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而上证指数设立33年来的CAGR是10.8%,几乎是道指的2倍,以此论证“上证指数的长期增长速度是很高的”。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随即驳斥,这样的“正名”没有意义,它与股民的实际感受相差太远。“没人能活127年,大家也都不活在统计学的平均数里,大家要的是自己现实投资周期里的获得感。”
胡锡进补充,在恢复经济的同时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当中实事求是,勇于面对问题是第一位的。”
无独有偶,中国媒体财新网星期一(12月25日)刊登的社论,也呼吁在民营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预期转弱等挑战面前,应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直面真问题,方能解决真问题”。这篇社论引发广泛讨论,但它在发布当天即被删除。
两周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但与其同时对财经博主的禁言,对媒体评论的施压,是否有助于改善散户和民企对经济的观感,答案不言而喻。
微观主体预期不足,短期内反映为股市情绪低落,对于整体经济则有更长远的影响。例如导致刺激政策效果减弱、冲击政府公信力、拖累投资信心、导致经济活动进一步收缩,陷入恶性循环。
pg电子平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把握和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要求之一。这恰恰要求秉持实事求是态度,尊重微观个体感受,提高经济增长给民众带来的获得感。人们只有切身体会到处境改善,才会增强对未来的信心。
中国经济步入疫后复苏之路的2023年,还有几天就要翻页。年初时看好市场报复性反弹的投资者,没有高兴多久;等待扶持政策的企业、学生和居民,也还没尝到“真金白银”的甜头。他们在明年会有不同的感受吗?站在这一年的尾巴上,我对此还抱有一丝期待。
半导体工程师半导体经验分享,半导体成果交流,半导体信息发布。半导体行业动态,半导体从业者职业规划,芯片工程师成长历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