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译本、一流的译者”的严格要求下,为几代读书人奉献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作为新中国第一套外国文学经典大型丛书,它凝聚了几代学贯中西的作家、翻译家、研究家和编辑的智慧心血,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读者心目中质量精良的外国文学名著阅读范本,并因其网格状的封面图案而被昵称为“网格本”。
2001年,老版网格本的历史画下了句号。之后二十多年间,它成为旧书市场的宠儿,价格水涨船高,一书难求。2019年,在王蒙、文洁若、冯骥才、麦家等文学名家的鼓励与读者的呼吁下,人文社启动新版网格本出版工程。至2022年初,新版网格本图书共出版5辑147种,许多图书已经多次加印,网格本占据了热爱外国文学的读者“书架的核心位置”。
2月22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举办七小时直播“对话:说不尽的网格本”,以体裁为切入点,线上阅读小说、朗读诗歌、欣赏美文、诵读戏剧,在外国文学经典中对话自我、对话世界、对话远方、对线年以来,“网格本”系列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翻译家,其中包括李健吾、金克木、杨周翰、钱学熙、钱锺书、楼适夷、季羡林、巴金、戈宝权、冯至、穆旦、孙绳武、杨宪益、绿原等名家巨擘。
大型直播“对话:说不尽的网格本”由陈鲁豫和史航主持,两位知名文化人也都对网格本情有独钟。陈鲁豫坦言,她属于“被网格本滋养过的一代”,经历了“学贯中西的大家”“最出色的译者”和“最出色的编辑”这趟“特别神奇”的“文学之旅”的网格本,使她“热爱阅读,敬畏文字”,为她展开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学图景。在史航看来,网格本是外国文学经典“应该有的样子”。他们都从新版网格本的编纂宗旨——“网罗经典,格高意远,本色传承”中感受到了传承和致敬,感受到了崭新的文学活力,希望借这次活动助力全民阅读,引领广大读者亲密接触名家名作名译。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和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岩的致辞拉开了活动序幕。在他们眼中,老版网格本不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奠社之基”,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新中国外国文学出版事业,以出版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高度肯定了老一代编辑家缔造的网格本精神,并欣喜地看到新版网格本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家文化外交中继续发挥作用。
此次直播中,人文社在环节设置、话题设计、互动交流等方面精心安排,将七个多小时的活动分为四个主要环节,均以视频形式的“文学课”开场。
散文家刘亮程的文学课开启了“散文:与自我对话”环节。在散文领域笔耕不辍的刘亮程认为“散文是最大众的文体”,是 “我们日常表达的一种方式”,因而一直是国内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从大地家乡出发,朝天飞翔”的叙述方式在自媒体时代传播最广。北京大学教授赵白生、作家止庵、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晓枫,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散文作家和散文经典,并分别朗诵了梭罗《瓦尔登湖》、萨特《文字生涯》和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些美丽而智慧的语句印证着着刘亮程的观点,“散文是我们平庸散碎生活的庄重仪式”。
“小说:与世界对话”环节的“文学课”来自小说家毕飞宇。毕飞宇把写小说比喻成“为人物做衣服”,把读小说界定为“读者与作家用想象力构筑起来的一个个世界对话”。刘震云、李洱和张悦然畅谈了对作家和图书的感悟,回忆了出现在网格本中的几位作家型翻译家,包括丰子恺、巴金、傅雷、杨绛等,构建了一个小小的“小说世界”。多年来,作家刘震云在小说影视改编方面建树颇深,多部作品被搬上荧屏。三位嘉宾分享经典文学的影视改编体会之余,即兴为1970年版电影《简•爱》的片段配音。青年漫画家白茶也在这一环节根据经典文学中的著名桥段绘制了漫画,现场嘉宾和网上观众共同看图猜书,气氛活跃。
为“诗歌:与远方对话”环节录制“文学课”的是知名歌手胡海泉。翻译家刘文飞和董强以及诗人虹影、臧棣参与现场分享。作为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刘文飞在新版网格本中身份特殊:既是新一届编委会成员,又作为翻译了普希金所有诗歌的翻译家成为网格本版《普希金诗选》的序言作者和十几首诗歌的译者,同时还是《茨维塔耶娃诗选》的译者。他根据个人实践谈了经典重译的问题,分享了自己在诗歌翻译中的体会。傅雷翻译出版奖主席董强曾师从昆德拉研究小说,而且翻译了大量艺术史著作和不少法国现当代诗歌,他的讲述围绕外国诗歌与小说、艺术的关系展开,并谈到了傅雷翻译出版奖的意义。这一环节以俄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汉语多语种朗读精彩收尾,现场版的刘文飞读茨维塔耶娃《我要收复你》、虹影读雪莱《爱底哲学》、董强读波德莱尔《酒魂》、臧棣读华兹华斯《致云雀》以及通过视频方式参与的许金龙读《万叶集精选》、薛庆国读纪伯伦《大地神》、赵振江读加西亚•洛尔卡《诗人请求情侣给他写信》,将读者带向诗意的远方。
最后一个环节是“戏剧:与人生对话”。导演兼演员黄磊在“文学课”视频中讲述了关于戏剧和戏剧欣赏的方方面面。濮存昕是国内出演莎士比亚戏剧最多的男演员之一,同时也是演出契诃夫作品最多的演员,他现场回忆起自己在父亲引领下,由老版网格本中的契诃夫作品开启了阅读之旅、文学之旅。。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意大利语文学译者文铮对老版网格本心向往之,第一本买到的是《波斯人信札》,他说,自己当年对“财富自由”的定义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买网格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在小学时就读了网格本的《安徒生童话》,开始攻读戏剧专业后又接触了网格本中的许多剧作,她觉得网格本“就是一个经典的符号,它哺育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说它是一代又一代人文学的母乳”。
《哈姆莱特》中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等金句如何读如何译,向来见仁见智,当天现场争论也非常激烈。兴之所致,濮存昕表演了《哈姆莱特》的著名选段,还介绍了他给上海戏剧学院第六届藏族表演班导演汉藏双语版《哈姆莱特》的细节。之后话题转入戏剧中的女性问pg模拟器题,文铮教授和顾春芳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易卜生经典戏剧《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命运,探讨了女性命运能否创造“奇迹中的奇迹”。濮存昕把曹禺所有话剧的主题都概括为“出走”,曹禺正是通过所有角色都渴望出走这一内心动机,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改变现实的渴求。无论是易卜生、莎士比亚还是契诃夫,他们的戏剧都是“问题剧”的“富矿”,三位嘉宾的即兴表演仿佛将观众带上戏剧舞台去面对问题、对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