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简约系列
欧洲经典系列
田园风格系列
新中式系列
轻奢系列

拿捏中国奥运强项跳水运动是怎么强大起来的?

  • 发布时间:2024-08-06 07:53:46
  • 浏览次数:

  随着巴黎奥运会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国人民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和热情也日渐高涨。要说中国观众最喜欢看、讨论度最高的项目,我国的夺金热门——跳水运动,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跳水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勇气与美的交响,是力与柔的极致融合,见证了人类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无限可能。那么,这项运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中国又是如何在跳水领域强大起来的?

  关于跳水运动的起源,虽然缺少确切的文献记载,但人们普遍认为,跳水运动源自古代渔民的生存需要和对水鸟的模仿。渔民看到鸟儿入水捕鱼,动作迅速,姿态优美,也学着从悬崖上跳下,就形成了最早的跳水。渐渐地,跳水运动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并逐步发展为一项娱乐和体育活动,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入水动作。

  这个观点在西方考古学中得到了证实。亚平宁半岛的塔尔奎尼亚古城遗址中发现的一处墓室壁画上,一个伊特鲁里亚男孩正从一处高高的岩石上向海面猛扎,右侧的一艘船上,几个伙伴为他欢喜鼓舞,上空还有一群海鸟相伴。这说明,最晚在公元前5世纪,跳水运动就已经初具雏形。大英博物馆也珍藏了一只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花瓶,上面绘制了一群男孩在海边玩耍,一位头向下呈入水状,还有一位站在岩石上跃跃欲试。意大利的帕埃斯图姆还有一处“跳水者之墓”(Divers’ Tombs),墓顶石灰板的壁画上,一位赤身裸体的男子正从高台上一跃而下,投入蓝色的碧波中。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壁画描绘的并非现在所理解的跳水,而是象征着超脱人世、从容赴死的生命态度。

  在古代中国,民间艺人争相“内卷”,将水上运动发展出精彩纷繁的表演形式。唐朝将水上表演和运动项目统称为“水嬉”。晚唐文学家赵璘游历南昌时,曾观赏当红水嬉艺人曹赞的跳水表演,并记载在《因话录》中:

  “洪州(今南昌)优胡曹赞者,长近八足,知书而多慧。凡诸谐戏,曲尽其能。又善为水嬉,百足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

  足者,尺也。唐代的一尺相当于今天的30厘米,百尺就是30米。“樯”指船上的桅杆。曹赞能站上30米高的桅杆向下跳,衔接丝滑转身端坐水面,如同在平地凉席上一样自在,这超凡的勇力与技巧着实令人惊叹。

  宋朝的文娱活动极其丰富,人们在跳水运动上也不闲着,将其与荡秋千结合起来,形成了最早的花样跳水——水秋千。《东京梦华录》中记载:

  “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侯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架荡平,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

  在摇晃的船上荡秋千,抓住秋千荡平的一瞬间脱身腾空,在空中完成转体翻筋斗等一系列动作后入水——这可比现代在室内跳台、跳板上比赛更加困难、更加危险!事实上,这场表演是朝廷举办的。多才多艺的宋徽宗不但擅长书画、足球,对跳水也颇为喜爱。每年3月,北宋首都开封城西的皇家园林金明池会对民众开放,举办龙舟争标和水秋千大赛。赛场锣鼓喧天,丝竹相和,热闹非凡,比赛表现杰出者还会受到皇帝的嘉奖。

  麻将胡了最新官方版下载

  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一隅,虽然在都城临安保留了水秋千表演项目,但热闹程度不复从前。宋末元初词人张炎有一首《阮郎归》这样写道:

  “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的现代竞技跳水艺术悄然萌芽。19世纪初,瑞典和德国的体操运动员在水面上练习转体动作,这种练习被称为“花式跳水”(Fancy Diving,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20世纪初)。1900年,瑞典运动员在第2届奥运会上,以一场精妙绝伦的跳台跳水表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标志着这一勇敢与美学并蓄的运动正式登上了国际舞台的中央。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首次将男子跳水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男子跳板跳水和男子跳台跳水)。1908年,跳水运动的世界组织机构,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在瑞士的洛桑成立,制定了跳水比赛的规则,为跳水运动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12年第5届奥运会时,增设女子跳台跳水比赛,1920年,女子跳板跳水也被加入进来。发展到今日,跳水在本届奥运会共设8个单项:3米跳板(男子和女子,个人和双人)和10米跳台(男子和女子,个人和双人)。

  虽然现代跳水起源于欧洲,但在早期的几十年内,领奖台的宝座长期被美国占据。20世纪60年代,欧洲选手强势崛起,德国选手克雷默尔在第17届奥运会上一举摘得女子跳板与跳台跳水双料桂冠,打破了美国的长期垄断。从第19届奥运会起,意大利运动员迪比阿西连续3届夺得奥运会男子跳台跳水冠军,震惊世界泳坛。进入70年代,苏联在奥运会和世界游泳锦标赛的跳水比赛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跳水界也形成了“美苏争霸”的局面。

  1979年第十届世界大会上,17岁的陈肖霞击败世界冠军卡列尼娜,为中国斩获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1984年,中国国家跳水队首次参加奥运会,19岁的周继红在女子10米跳台项目中夺得冠军,实现了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此后,高敏、伏明霞、熊倪、田亮、郭晶晶等“跳水皇后”“跳水王子”横空出世,在赛场上所向披靡。2024年7月29日,巴黎奥运会上中国组合杨昊、练俊杰夺得男子双人十米跳台项目的金牌,也使得中国跳水队的奥运金牌总数达到49枚,正式超越美国,登顶跳水项目奥运历史金牌榜。“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跳水队实在是当之无愧的“梦之队”。

  不过,如果你认为中国的跳水运动生而强大,那可就大错特错。中国跳水队能够从零起步、后来居上,这背后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的艰难很多。

  新中国成立前,国民体质普遍羸弱,运动水平低下,体育人才和场地设施极度匮乏。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跳水娱乐活动,但近代以来,人民长期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奋力拼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吃饱穿暖尚不能满足,全国上下大多数人都是一副面黄肌瘦的模样,被外国谑称为“东亚病夫”。早些时候,中国就已经意识到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在全国运动会上也设立了跳水项目,但更多地偏向健身、娱乐性质。直到解放后,跳水运动才和其他体育项目一起,与国际接轨,获得新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刚刚成立,就组织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体育的号召。为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攀登世界体育高峰,我国于195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为其题词,提出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国还模仿苏联,实施“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为体育事业做好人才储备。不过,当时的体育训练缺物资,更缺方法,跳水事业只能在黑暗中摸爬滚打,缓步前行。在1952年举办的全国游泳比赛大会中,跳水项目仅有17名选手参赛,水平都不高。

  1970年,中国国家跳水队成立,第一批只有6名队员。当时的跳水队连专门的训练场地都没有,只能借用游泳队的场地。由于空间有限,队员们只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轮换着训练。那时的国家队,连一块承载梦想的跳板都显得奢侈。

  中国第一位亚运冠军钟少珍是当年的队员之一,她回忆道,“国家队仅有的两块跳板还是从上海队借的,打了借条。”而上海队的跳板,相比其他国家的铝合金跳板也十分简陋。“最早时候跳板是练的木头板,没有弹性。后来又跳了塑料板,如果运动员块头太大,跳板也会断掉,挺可怕的。”跳板跳水世界冠军史美琴每每回想起当年,都不禁感慨万千。

  中国跳水队的迅速崛起,最离不开的是运动员们的一股“拼劲”。史美琴坦言,跳水没有什么秘诀,体育就是“练”。在那个体育刚刚起步的年代,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运动员和教练们咬紧牙关拼难度,苦心孤诣磨技术。

  缺乏国际比赛经验,那就日复一日地研究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比赛录像,把空中姿态画在图纸上。担心拿不到冠军,那就走在世界跳水难度表的前面,把自己再提上一个层次。“他们有的难度动作,我们一定要有;他们没有的难度动作,我们也要跳出来!”就这样,1973年的时候,全世界跳水都还只是在跳两周半,中国队已经能跳三周半了。这种勇攀高峰、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构成了“梦之队”的强大内核,到今天依然传承不息。

  运动员们“卷”难度,“卷”细节,教练员们就“卷”训练方法。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被誉为“现代跳水技术之父”、中国梦之队的“造梦者”——原中国跳水队总教练徐益明。

  徐益明,1942年出生于广东湛江的一个农民家庭。生长于水边,他对跳水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常常跟着电视上的运动员学习模仿。1956年,徐益明进入湛江业余体校学习,1960年加入广州跳水队。1972年,在获得全国冠军后,徐益明选择了退役,成为广东跳水队教练,那年他30岁。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这样的履历似乎并不算亮眼。然而,徐益明与跳水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

  1973年,国家体委相中了这位能干的年轻教练,将他调到了国家队。徐益明不光擅长教技术,还精心设计了很多创新性的训练方法。在当年的简陋条件下,他发明了很多成本低但效率高的训练器材和方法,其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陆上训练技术的发明,利用保护带和弹网,辅助运动员深扒动作细节。当时的保护带全靠教练员人力拉拽,徐益明为此下了不少苦功夫。将水上运动搬到陆上来训练,这是此前从未有人设想过的,“那时外国人觉得我们疯了,现在全世界都这么练。”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跳水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训练体系,真正实现腾飞,在世界上建立了统治性的优势。

  对观众而言,衡量运动员水平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水花的大小。中国队在这一方面可谓是掌握了独门绝技,在大赛中屡屡上演“水花消失术”。那么,神奇的“水花消失术”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

  其实,在现代跳水运动发展之初,水花大小并不是评判成绩的标准。直到1972年,苏联运动员在比赛中首次尝试控制水花大小,使得压水花技术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很快意识到,较小的水花能使跳水运动更加优美,同时也能放大动作细节上的偏差,更容易衡量动作质量。于是,压水花技巧就渐渐成为比赛中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中国在压水花技术上的突破来自一次偶然。起初,人们普遍认为,将身子绷直,双手合拢,像针尖一样扎入水中,能有效减小阻力,使溅起的水花达到最小。因此,在跳水启蒙的“冰棍式”入水(不需要倒立,呈直立姿势入水)训练中,也要求运动员绷直脚尖。但初学者难免在动作细节上有所疏忽,有人偶尔脚尖绷不好,呈勾脚的入水动作,结果歪打正着,水花反而更小了。从力学上解释,在高速向下运动过程中,平面压水会把紧贴它的水带着向下运动,当向下速度大于向上速度时,水不会向上跑,就不会出现明显的水花。

  1975年,中国刚开始修炼“水花消失术”时,使用的掌形是两手分开,五指张开,掌心对水。后来,随着技术不断改革,又出现了拇指相扣,四指弯曲或伸直的手势。现在的翻掌入水技术则要求在入水的瞬间掌心对准要入水的点,一只手抓着另一只手。

  手型只是入水动作的细节之一,要想练好“水花消失术”,从起跳到入水的任何一个步骤都要做到“精细化操作”。清华跳水队教练于芬曾经揭秘:

  “简单来说,就是运动员身体要与水面垂直入水。具体要求有手臂贴紧双耳,头、肩膀到脚尖成一条直线,在手掌接触到水面的一瞬间,身体最好是与水面成90度的直线,腰不能松,臀部要夹紧。”

  当然,我国竞技跳水运动的发展也离不开制的巨大优势。20世纪8090年代正是中国跳水队钻研技术,探索先进训练理念的关键期,中国提出“制搞奥运”的口号,在政策上、经济上都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三级训练网”模式(传统学校-专业体校-省级国家级集训队),跳水人才层出不穷。而目前,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处在转型期,由政府主导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体制探索。中国跳水队的辉煌,将继续闪耀。

  在历史的长河中,跳水运动见证了人类挑战极限、追求完美的不懈拼搏,串联起无数勇者的飞跃与梦想的绽放。在巴黎奥运会的舞台上,中国跳水梦之队不仅仅是为了金牌而战,更是为了那份对跳水运动的热爱与尊重,为了那份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精神而战。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那片澄澈的水面,中国的运动健儿们将以最美的姿态跃入历史的洪流,续写中国跳水新的辉煌篇章。

  [4]宋淑华等编.奥林匹克水上项目[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

  [6]张谨.由《庄子·秋水篇》引发的古代跳水游泳思考[J].兰台世界,2013,(3): 47-48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服务热线:400-123-4567
手机号码:138-0000-0000
电子邮箱:jsdldt.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pg模拟器试玩入口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